發(fā)表日期:2014-10-29 發(fā)布者:廈門益唯特玻璃有限公司 [返回]
例如:在拋光凸鏡片時,若拋光皮彈性太強(軟),就容易出現中間部分凹下去和邊緣塌邊。這是因為鏡片和拋光模之間摩擦力的合力著力點和頂點著力點之間有一定距離,由于力矩作用,使拋光模發(fā)生徑向流動。如果拋光模在上方,流動方向是向心的,結果使中間部分凸起,在鏡片中間磨成一個凹穴。
鏡片邊緣塌邊,是當拋光時擺動到鏡片邊緣,拋光模表面與鏡片邊緣接觸部分,因受壓力產生較大變形,而鏡片露出部分沒有變形,并高于變形部分,因此,當再擺向中心時,鏡片邊緣碰到未變形的凸出部分而產生多磨,結果形成塌邊。
修改的方法首先是更換合適的拋光皮,拋光模直徑比鏡片直徑小一些(拋光模在上),同時在拋光摸中心開槽和邊緣修刮,擺幅中等,擺速稍慢。
但有時相同的面形卻有不一樣得到情況。如同樣是中間凹穴,邊緣塌邊的面形,有時可能由于改低得很多的光圈時,邊緣磨削量太大即所謂改得“太急”了,結果形成邊緣塌邊和中間尚未“起來”。這時修改的方法可以將拋光模重新貼或少許刮一刮邊緣,擺幅和位移不要太大(鏡片在下)。
另一種鏡面是中心和邊緣凸起,“中腰”凹下去,形成所謂“山”字形。當中間凸起的拋光模在上,并對鏡片有位移時,是造成“山”字形面形的原因之一。此時,修拋光模應該結合位移和擺幅大小一起考慮。當位移調整為零且擺幅不大時,可以適當地修拋光模中腰部分。
當鏡片在下,拋光模在上時,中腰的凹陷有時還與拋光模直徑太小有關。這時拋光模邊緣速度較大部分經常與鏡片中腰接觸,造成中腰多磨損。修改光圈的辦法是換一個相對尺寸合適的拋光模和將擺幅增大一些。從以上分析來看,同樣的不規(guī)則情況而造成的原因可能不一樣。因此,要區(qū)別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措施,特別是要根據光圈變化情況,判斷出拋光模的面形,這樣,改光圈就能取得主動權。